色溫3000K左右的白光LED
色溫3000K左右的白光LED
LED是非常好的光源,但也有一些人誤解認為LED是對人眼有傷害的一位從事LED研究的教授就說:“我們家不用白光LED光源,不是我不想用,主要是我太太不想用,她認為LED可能是對人眼有傷害的,所以十分反對使用LED”。
照明除了產生視覺效應,也會產生生物效應。為什么冬天的時候,我們起床會比較晚,夏天就起床比較早,這其實是光在控制我們的生物鐘。當藍光很強時,人就沒有睡眠的欲望;相反,藍光很弱時則有利于人的睡眠。所以藍光對人的生物節律會產生影響?,F在大部分白光LED都是采用藍光LED激發YAG熒光粉的方式,藍光輻射的峰值波長與視網膜藍光傷害特征曲線和人體非視覺感光曲線有比較大的重合。這樣,在室內采用白光LED燈
時就有人擔心會傷害視網膜、擾亂生物鐘。
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前主席VanBommel教授在一篇名為《照明的質量和能效》(LightingQualityandEnergyEfficiency)的文章中,重點分析了LED發光二極管的藍光對人的影響。在經過仔細計算后,得到了這樣一個結果:色溫2700K、且顯色指數在80以上的白光LED的藍光輻射量比產生同樣光通量的白熾燈還要少。他認為色溫2700K~3000K、且顯色指數在80以上的白光LED,可以放心在室內使用。
另外,解放軍空軍總醫院皮膚科田燕醫師的一個相關的報告,在報告中提到,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演播室已經使用了LED燈進行照明。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室的LED照明研究項目里,田燕醫師請了30多位志愿者,接受為期30天的照射實驗,燈具采用LED光源,試驗中選用的照度為2800lx,照射時間15分鐘,每天照射一次,連續照射30天。結果發現志愿者皮膚顏色的變化無統計學差異,即在LED燈照下人體皮膚膚色沒有產生變化;此外,LED光源對皮膚角質層含水量和TEWL等均無明顯影響。實驗結果證明LED照明對皮膚是安全的。
同時,她還進行了對比實驗。結果表明熒光燈長期照明可能對皮膚產生傷害。首先是皮膚顏色的指標發生了變化;皮膚顏色變黑、發紅;同時角質層含水量有下降的趨勢;且當照射劑量增大時,皮膚的組織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七彩led燈珠的原理是什么?
- 深圳發光二極管廠家談LED發光二極管封裝工藝
- led發光二極管焊接過程死燈原因
- LED燈珠封裝原材料芯片結構
- 詳細LED金線發光二極管特點
- LED燈珠的型號與LED燈珠規格小知識
- 詳細【LED發光二極管】常識
- 如何選擇質量好的led燈珠呢?
- 拓展led燈珠廠家談LED燈珠發熱的原因
- 全面的led發光二極管知識
最新資訊文章
- 3528貼片LED燈珠的檢測方法
- 1206LED燈珠為何會出現失效變色?
- 0603led燈珠有什么特點?
- 5mm七彩快閃led發光二極管光衰的測試
- 5mmled發光二極管-如何預防“死燈”現象
- 5mmLED燈珠好壞怎么區分?
- 3mm有邊白發紅長腳LED發光二極管產品說明
- 貼片LED燈珠光衰和什么有關系
- LED燈珠基本知識
- 5mm七彩LED燈珠調節亮度,是否會影響燈珠壽命?
您的瀏覽歷史
